Q4 大學學費自由化

提問人:台灣教育研究院社

請問現行大學學費對大學辦學品質的影響為何?有無必要依據物價水準、校系屬性、辦學績效或其他適合的指標,讓大學學費進行必要調整,或者只要維持現狀,以大型計畫挹注即可?對私立大專學生每年的學費補助,未來是否需要依學費調升而調高?大專生學費補助外,若大學得以定期調整學費,您覺得是否還需要挹注大學辦學經費,以提升大學品質?

  •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 柯文哲

    1.大學學費應適度鬆綁,主要是基於大學自治及尊重自由市場機制,也希望提升教學品質、反映經營成本及可以讓各大學發展特色;但是要公平正義等有完整配套措施,包含對弱勢學生學費補貼及生活照顧,讓教育機會公平,透過教育促進流動,其次,例如校務資訊應適度公開透明化,讓學校辦學成本與收費能夠有合理監督機制;在私立大學部分應建立私校董事會監督機制,亦可以藉由調漲學費一併調整生師比的比率;此外亦可提高大學辦學自由,讓學生可以縮短修業年限。 

    2.在大學學費補助部分,與其一直增加學生學費補助,更應該轉守為攻,開放大學和企業合作的相關法規,鼓勵大學增加學校多元營收,並開放大學自主招生,向海外及國際進行招生,拓展生源以利促進學校國際化。


     

  •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 賴清德

     

  •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 侯友宜

     

  • 無黨籍總統候選人 郭台銘

    大學學費與辦學品質當然會有「正相關」,長期而言,我支持應該適度鬆綁目前對於大學學費的種種限制;但是,政府有義務必須衡量大學的資源需求以及學生與家長的負擔能力,在之間取得一個「平衡點」。 

    民進黨近期宣布的「政府拍板私立學校學費補助方案,減免私立大專校院學雜費3.5萬元,公私立大專經濟弱勢學生加碼補助1.5萬-2萬元」政策,是減輕學生與家長的負擔,但是對於學校辦學資源的挹注卻是完全沒有幫助。 

    我的立場是:

    1.適度給予大學調整學費的空間,當然,也必須要求增加的學費收入,必須用於改善教師收入、提升教學品質、充實學校設備上。

    2.協助學校另闢募款來源,包括與企業的合作(這一點,台銘絕對有方法、有作法),減少對於學雜費收入的依賴。

    3.對於經濟弱勢學生,必須要有完整的照配套措施,包括獎學金或是清寒補助等,才能達到教育社會階級流動及兼顧教育平權之公平與正義目的。